广西盛隆冶金有限公司简介
一、踔厉奋进立潮头
广西盛隆冶金有限公司始建于2003年,厂址位于北部湾畔新兴现代化临港工业城市防城港市港口区,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在西部大开发浪潮中引进的“百企入桂”民企翘楚。 在自治区、防城港市党委、政府关心支持帮助下,公司已经发展成为一家规模化、现代化、国际化、信息化的千万吨级钢铁联合企业,2011年起稳居广西民营企业100强前茅,2016年起入围中国企业500强, 2020年获评中国钢铁企业竞争力(暨发展质量)A级(特强)企业,2021年成功跻身全球钢企50强。曾荣获“第六届全国文明单位”、“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自治区技术创新示范企业”、“自治区主席质量奖提名奖”、“防城港市市长质量奖”等荣誉称号,入围国家工信部公布符合《钢铁行业规范条件》企业名单。
公司主厂区占地8000余亩,在职员工13000多人,人均产钢量已超1100吨/年,入围国家工信部公布符合《钢铁行业规范条件》企业名单,2022年公司实现年粗钢产量1421万吨,产值562亿元,营业收入803亿元,累计纳税超百亿元。
公司采用国内先进技术和设备,目前主要产品为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热轧光圆钢筋、1780mm热轧卷板、2250mm热轧卷板、开平板、高强热处理板等。“桂万钢”作为公司发展的优势品牌,在市场上享有很高的荣誉,产品销售网络遍及广西、广东、海南、贵州、云南、福建等区域,是多个国家重点工程、省市重点工程项目指定钢筋供应品牌。“桂万钢”牌含镍铬热轧带肋钢筋采用自有专利技术,充分利用红土镍矿中的镍铬元素,改善了钢材的强度、延伸性和耐腐蚀性,广泛地应用于海边城市建筑、海洋工程、海底隧道等建设。
二、科技创新强产业
公司积极引进人才,以创新驱动广西工业高质量发展,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设立研发专项资金用于支持新产品研发、产品性能提升、知识产权提升、工艺流程优化等科技研发活动。
公司拥有国家发明专利225项、实用新型专利48项;注册商标15项;参与制订和修订国家标准5项、行业标准2项、地方标准1项;拥有自治区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自治区科技创新示范企业、瞪羚企业;曾荣获自治区级科技进步奖、市级科技发明奖;承担多项国家级、自治区级及市本级科技研发项目。
三、绿色发展开新局
公司积极打造绿色循环经济,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推促企业发展,从成立之初就采取了“不走寻常路”的做法,改革创新、主动作为,先行一步加大环保投入,近几年累计投入环保整改资金近50亿元,企业各项环保指标优于国家标准。
2017-2022年期间,公司按照“超低排放、低能耗”、“高起点、高标准、高配置”总原则,自筹资金300多亿元开展产业升级技术改造,实现建筑材到工业板材的高质量转型发展,与改造前对比单位产品能耗降低6%,污染物排放强度降低3%,在西南地区实现烧结、球团全量烟气活性焦脱硫脱硝,成为实现超低排放的钢铁企业。2021年底通过工信部“绿色工厂”评审。
公司不断拓宽产业链,建成了废渣综合利用、余热余能发电等资源利用系统,实现零废水排放目标。2022年4月145MW超高温超高压煤气发电机组已正式投入运行,引领国内冶金行业自发电装备先进水平。并按照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总目标,对照超低排放A级标准,开展环境整治行动,目标实现后将成为西南地区超低排放A级企业。
同时,公司积极贯彻落实国家“碳达峰 碳中和”政策,提前启动碳资源调查掌握主动权,重点规划布局生产生活区域光伏发电、富余煤气发电等“绿色电力”建设总规模1000MW以上。
四、笃行不怠向未来
公司“十四五”规划总目标是通过工艺装备升级、全球化协同、产业链延伸、碳减排推进、绿色化升级、智能化建设、创新能力提升,建设成为绿色化、智能化企业。公司积极打造的“南厂区技改项目超百亿、北厂区改造项目超百亿、上下游配套产业链超百亿”等“三个百亿”工程正不断引领企业踏上新台阶。
发展中下游产业链集群项目是盛隆公司实现产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包括: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用钢、高强耐磨新材料、城市固废综合处置中心、煤焦油深加工、盛隆(国际)钢铁材料研究院等13个子项目。其中高强耐磨新材料项目采用全进口设备,总投资超40亿元,第一期年产高强度耐磨机械用钢50万吨,经过处理后的高强钢强度可达1300MPa,具有更好的韧性和高耐磨型,将填补广西多个产品的空白,全面替代进口,处于国际先进水平;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用钢项目在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同时,将推动汽车制造减重 15%、油耗降低10%以上的目标;固废综合处置中心项目以钢铁企业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为原料,协同处置跨行业其它固废,按照“以废治废、资源化利用”原则,变废为宝。
“十四五”期末技改项目全部完成后,公司将朝着高质量发展目标大步迈进,预计营业收入超过1000亿元。
五、大爱无疆天地宽
公司倾力打造建设优质党建示范单位,在推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积极发挥党组织在公益活动中的战斗堡垒作用,不忘回报社会。通过推行“教育帮扶、就业帮扶、技能帮扶”等模式,以增强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为目标,变“输血”为“造血”,探索出可造血、可复制、可持续的长效帮扶机制。同时,公司结合企业发展优势,大力开展“春送岗位、夏送清凉、金秋助学、冬送温暖”服务社会公益活动。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捐资助学、疫情防控、红十字会献爱心等方面累计投入超两亿元,曾获“全国‘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先进民营企业”、“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民营企业”、“中国红十字奉献奖章”等荣誉,赢得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